票房……按导演说:还在ICU。
(资料图片)
这部影片被“誉为”用心制作,用脚宣发。
真的冤,放着一众大牌明星,第一波宣传主打“籍籍无名”的封神少年男团,这一票赢得漂亮,赢得持久,直到现在还有余热。但是从隐藏妲己开始,电影的宣传策略就屡战屡败,导致观众高呼:请宣发传位给网友,或者陈牧驰。
只能说,十年制作期在网络环境就是豪赌,三部连续集想影史封神只能观望。
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的用心,谁也拦不住看客的拉东扯西和一言难尽。
如前述,宣传策略到妲己这一轮就失灵了。
倾国倾城的妲己是每个影视版封神的看点。娜然的版本公开以后,不免被横七竖八地和各位前辈对比一番。“谁最美”是不可能有定论的,但娜然得到了一组专属标签:“最鬼气”、“最妖气”、“最狐狸”。成片里可以看到,她大量的模仿了狐狸的肢体和神态,甚至比三维动画的白狐形态更像个狐狸精。
这个改动不光是给表演增加噱头,还是深度为故事服务的,再进步一说,其实是为女性主义服务的。
原版《封神演义》创作的年代,性别观念有巨大局限。故事的起因是纣王提诗,言语轻薄了女娲,女娲怒令狐妖去倾覆这个凡人的王朝。但一场牵连三界的大战之后,明明奉命行事的妲己却又被上级推出来当罪魁处死,反倒一众酷吏妖魔封神的封神、安好的安好。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将女性的红颜美貌跟祸国殃民直接挂钩,它含混地推脱了战争背后的缘由,不看男人们的善恶是非,只说英勇神武,和了一坛子稀泥,然后简单归咎成:“每个犯错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祸水的女人”。
但搁如今,原样去塑造妲己,就很不OK了,不但剧情逻辑上像是个bug,女观众看了还会发脾气的。但如果把妲己写成忍辱负重、为民除害,男女观众都会发脾气。于是导演切掉了女娲的情节,也切掉了妲己的人性,让她彻底当个动物。从动物的角度,善恶就不跟人伦挂钩了,只有恩仇。
所以网友传了一组娜然的镜头和小白猫的对比图,神态如出一辙。于是换位思考的逻辑通畅了:你舍得责怪小猫咪吗,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眼呢?当然新的bug也来了:谁会对自己家的哈基米有“非分之想”!
女性在神话中被塑造的局限,不只是我们,西方文明的源头希腊也一样。《封神演义》和《伊利亚特》在很多角度上,堪称东西神话史诗两生花。
同样源起女神(阿弗洛狄忒和女娲)的不满,教唆大美人(海伦和妲己)掀起纷争,然后人神混战,打得不可开交、旷日持久。这两个作品吸引人——尤其是小朋友——的地方在于五花八门的神通法宝,上天入地的神奇生物。但两版大制作电影:《封神》以及布拉德·皮特主演的《特洛伊》,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弱化神话,增强人性。
创作者们认为,比起渲染神仙妖怪对轰大招,给神话史诗注入人性解读,更具有意义。这个时代的观众希望人类不再是诸神和命运的棋子,而是能有主动权的英雄。所以封神系列的这部电影里,人皇姬发第一次担纲主视角角色。
姬发上位了,姜子牙就降番了。
大家在演员宣传里看到黄渤的名字时,纷纷惊讶:片方是要制造一个反差,让黄渤一改“谐星”的刻板印象,塑造仙风道骨、运筹帷幄的姜太公。
看完电影就知道,片方选黄渤,真的因为他是黄渤……
姜太公降番这事,也不全怨姬发。随着近年来影视项目利润压力的增大,纵使封神题材是棵摇钱树,谁也不敢轻易把“抗票房”、“抗收视”的重担交给老人家。所以贵为原著第一主角的姜子牙,从来要么改头换面,以帅哥之姿扛起伐纣大旗,但接受“魔改”批斗;要么退居二线,甘为主角团绿叶,让哪吒、黄飞虎、杨戬这些小鲜肉担流量。不成想,《封神》里上位的是姬发,姜子牙“番位”再创新低,甚至连法术都不会了,可谓既失戏份又遭削弱。
好在是三部曲,好在电影的主旨是讲人的故事,有理由相信:舍“神”成“人”的姜子牙,在续作中会迎来高光。
前面说了很多改编的问题,而名著改编最糟心的地方在于,大家都知道主线。“结局没有悬念”是一座连“魔改”都难以逾越的大山。就算给孙悟空写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,或者把三藏法师打扮成性感女郎,他们都得去西天取经。所以《封神》电影只能着重在细节段落上增加紧迫感和戏剧张力,但想不到还是有观众会替角色的命运走向担忧。
比如真的有人会在电影院里担心妲己治不活纣王,以及殷郊的脑袋是否能接上。他们没有看过原著?从连环画本、评书、动漫,以及据不完全统计从1981年到2016年光电视剧就拍了九个版本呀……你没有童年……
那些担心雷震子不来救姬昌的,以及担心白马送不回姬发的人又是另一回事了。这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呀,虽然是神话传说,但还不至于抹掉一个朝代……你没有接受义务教育……
老生常谈,改编和戏说会不会导致年轻人错误的历史观?反正一些人,没看课外书,也不一定好好学习。总不能寄希望于“王者荣耀”的英雄介绍直接跳转百度百科吧?
影视艺术向来与时尚潮流互相影响。但这个案例,好像意义不大。
譬如这部《封神》引导的时装风潮是,不用穿……
譬如封神男孩们展现的时尚启发叫:用两年的时间努力、自律、魔鬼训练,就会拥有充满魅力的自己。嗯,我们知道,但我们做不到……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