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普通人服用上百片安眠药无异于自杀,但对于23岁的孙小姐(化名)来说,只是为了让自己能舒服地睡个觉。但是,孙小姐服用的安眠药属于国家管制药物,到处想办法找药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。终于,她主动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,到物质成瘾科寻求帮助。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,全称“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”。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物质成瘾科主任杜江看来,药让人上瘾,不是一件新鲜事。近年来,安眠药、止咳水成瘾的患者越来越多,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随意加药,从1粒吃到120粒孙小姐刚刚大学毕业,服安眠药已4年多。最早出现失眠症状是高考时,由于学习压力大,整晚睡不着,就到医院配了“思诺思”。一开始每天遵医嘱服用1粒,后来觉得效果不好了,再去看病嫌麻烦,就给自己加药。 由于长期服药,孙小姐对药物出现了耐受性,服用剂量也越来越大。4年里,她从吃1粒变成2粒,2粒变成4粒,再到20粒,逐渐增加到了120粒。 “我已没有正常的生物钟,作息全靠药物。这种药每次只能配一点,于是我只能到各家医院去配药,感觉非常痛苦。”孙小姐说,即便如此,配来的药也根本不够吃。而服药上瘾的生活,不敢对朋友讲,整个生活圈越来越窄,性格也变得悲观。 杜江告诉记者,安眠药成瘾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依赖,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不能随意更改剂量。比如,服用安眠药后,如果出现耐受性,效果不佳的情况,应及时到医院来就诊,不要随意增加药量。 孙小姐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,用其他长效药物进行替代,2周后出院。但出院并不是治疗的终点,还要定期随访。可惜,孙小姐回家不久又吃上了安眠药,之后又来住院戒断过一次,此后便失访,再也没有来过。 “很多成瘾患者的特点就是这样,容易复发。因此需要很强的主动性去戒断,也需要家属的配合监督。遗憾的是,很多家属并不了解这种疾病的特点,不是一味指责,就是帮忙找药,导致患者戒断异常艰难。有不少住院病人出院后就失访了,无从知道他们的后续。”杜江表示。 这些年,随着生活压力增大,精神障碍、睡眠障碍群体数量上升,服用安眠药的人增多,并且年龄呈下降趋势。杜江告诉记者,仅仅从精神卫生专科机构的门诊和住院人群来看,住院患者就有将近40%使用过安眠药;门诊患者中有50%处方过安眠药。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,安眠药也不例外,主要包含依赖性和认知功能的下降等。其实,只要按照医生建议合理、规律、科学使用,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会大大减小。但是,本身有心理健康问题、物质使用障碍的患者更可能产生药物依赖,不规律、大剂量用药等滥用药物的情况下可导致成瘾。买多盒止咳药被公安盯上和安眠药类似,咳嗽药也会成瘾。前两天,杜江就接诊了一位因止咳药而成瘾的小伙子。20岁的小李在药店购买了止咳药“右美沙芬”片剂。这是一种非处方药,但是购买需要实名登记。由于一口气买了多盒,药店后台自动联网公安报警,很快,警察就找到了这位患者,并通知他的家属。 家人发现他服用止咳药上瘾,将他强行送入医院。但是,小李却否认自己服药。杜江发现,小李由于距离末次服药时间已经两天,来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戒断症状,瞳孔直径变大,手微微颤抖,皮肤潮湿、出汗,虽然意识尚清晰,但情绪非常不稳定。经和家属协商,医生把小伙收治入院接受治疗。 “为寻求一时刺激而大量服用止咳药的年轻人并不是个案。一些止咳药能产生镇咳作用,也带来一定的愉悦和欣快感。”杜江指出,在年轻人中,多种药物混用也是常见的情况之一,所涉及到的药物甚至还有类固醇类药、止痛药等。超剂量滥用该药物后,会产生神智错乱、运动失调、伤害他人及自我伤害行为,而除了带来精神和躯体伤害外,超量服药甚至存在着急性药物中毒导致死亡的风险。因此,杜江表示,在服用精麻药品时要谨遵医嘱,切不可自行诊断服药或更改剂量频次。
“近年来,医院、药房联网对特定药物进行管制,对防治药物滥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但这还远远不够。”杜江表示,做好心理疏导、改善家庭环境、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是很重要的对策,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三方联动,共同努力。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
关键词: